刊后批评:做一件正确的难事

 

这些年来,数据库对期刊伦理道德政策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开ScopusEi等数据库明确提出,期刊应该就文章出版后的讨论(post-publication discussion)或称“刊后批评(post-publication critique)”制定相应的政策。国内期刊界对此尚且了解不多,深究起来问题不少,因此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所谓科学的精神,就在于不盲从、不偏信,没有什么是不能质疑批评的。即使是顶级权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尽管它的作者,以及经手的编辑和审稿人都是业界大牛,尽管论文经过了严格的审查和评审,并进行了数轮修改,但这样的文章同样要始终接受科学界的审视,一样有可能被别人发现问题,提出异议。事实上,越是权威的期刊,越是鼓励读者对其发表的论文进行 “刊后批评(post-publication critique)”。开放、包容、实事求是,正是学术期刊应有的治学态度。

 

刊后批评的通常做法

当读者在学术期刊上阅读了一篇论文,如果他对该论文有任何质疑,无论是理论、方法、数据方面,还是伦理道德方面,他都可以向编辑部撰写信函,提出自己的批评意见。如果意见属实,期刊对原文应进行更正撤稿。如果批评意见论据扎实、论证充分、写作规范,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编辑部可以根据情况将其在特定的专栏上发表,但在发表前应进行同行评审和写作上的修改。在适当的情况下,编辑部还应将批评意见发送给原文作者,并邀请原文作者对批评意见做出回应。原作者的回应文章同样应该经受同行评审和修改。无论是批评意见还是原作者回应,都需要遵守期刊的道德、版权、以及评审编辑方面的政策。刊后批评文章同样可以被数据库收录和索引。

 

broken image

根据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的相关指南,期刊编辑部应公布邮箱,鼓励作者来信,提出刊后批评意见,并在政策上制定大体的处理流程。读者来信必须是正式的批评文章(formal critique)。在论坛、博客、社交网络上发表的非正式文章不能被认定为刊后批评,但在PubPeer等专业论坛上的批评意见有时也会被一些期刊所承认。批评文章必须是针对论文内容本身,而非针对作者、机构或资助方的身份攻击,更不能进行污蔑诽谤,否则会被编辑部驳回。出现争议时,应由期刊的编辑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来决定是否受理或发表刊后批评。

 

开展刊后批评的意义

刊后批评提供了一种机制,使学术期刊成为了真正的“交流平台”。尽管文章发表前都经过了高水平的严格评审,但从技术层面讲,同行评审仅仅反映了少数几个人的意见。刊后批评使得“集思广益”成为了可能。读者可以对原始研究内容提供不同角度的解读,作者也有机会对此进行澄清补充数据和论证。这无论如何都是一种富有学术性和建设性的良好交流。科学界以外的人士还能从此过程中感受到科学的精神和学术进步的过程。

 

刊后批评还对学术道德监督作用。论文公开发表之后,会被更多的利益相关方和知情人士看到。学术不端行为有更多的机会被曝光出来。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来许多问题论文最早在PubPeer等学术论坛上曝光发酵,之后才引起科学界有关部门的注意,然后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处理。其已成为了颇具名气的“学术打假”网站。但也有个别人利用该网站进行诽谤、钓鱼,甚至构陷他人,该网站权威性尚需时间的检验。

 

悬而未决的问题


刊后批评看起来是一个很好的做法,正如COPE鼓励的那样,如果批评文章对科学界具有建设性实用性,那么就应该发表。然而,刊后批评也会带来一些棘手的问题。

●如何检测、证实批评者和被批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否允许批评者采用匿名化名?如果批评者出于私心在一些关键时间节点向原文作者提出看似合理的批评,最终给原文作者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怎么办?期刊是否会承担潜在的法律风险

●如果批评意见确实富有启发性,原文作者据此对论文做出了重大修改并重新发表,这时如何界定批评者对论文的贡献?是否要将其列为作者之一?

●如果原文作者对批评意见一直没有回应拒绝回应,是否只发表批评文章?只采用一家之辞是否有失公允?如果事情极其复杂,各方意见不一致,久拖不决,期刊如何处理?

●已发表的文章接受刊后批评是否要设置时间限制?毕竟科学不断进步,当下的论文几十年后一定会显现出不少问题,但那时的批评显然已经没有意义。那么这个时限多久合适呢?

●对于收取文章处理费(APC)的开放获取期刊,就此产生新的评审和编辑成本,应该如何收取?高额收费是否会“劝退”读者发表批评?而被批评者是否又会拒缴费用?

 

broken image

以上问题并非杞人忧天,而是COPE在其相关指南中明确提醒期刊应注意的问题。由此可见,期刊开展刊后批评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它不仅要求期刊拿出开放包容的态度,还需要有权威的学术判断能力、优秀的管理能力、尤其是还需要积极的担当勇气。但有句话说得好:我们做一件事,并不是因为它简单,而是它值得。刊后批评的具体做法尚需探索,但是科学家们最不缺少的就是迎难而上的勇气。

 

了解更多行业信息,请扫码联系科置科学小秘书。

broken image